首页

初九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5 05:18:12 作者: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班迪汉2号遗址开展公众考古活动 浏览量:12358

  中新网西安5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3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班迪汉2号遗址发掘现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考古活动——“遗址开放日”。来自当地的4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考古现场,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走进千年古城,感受丝路文明的历史魅力。

马健教授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班迪汉2号遗址位于苏尔汉-谢拉巴德河谷中部的班迪汉绿洲,是一处早期铁器时代的聚落遗址。2023年9月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铁尔梅兹国立大学、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该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垛泥城墙、成排分布的城内房屋和大量陶器、石器、铜器等遗物,结合系列碳十四测年确认该遗址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是班迪汉绿洲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城址,为揭示区域早期城邦文明历史文化风貌提供了关键资料。

  此次开放日活动中,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马健,铁尔梅兹国立大学教师乌鲁别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朱江嵩、王晓菲、李达仁、王锦鹏、肖益高、丁雨欣等考古队员向学生们生动地介绍了古代巴克特里亚的历史、班迪汉2号遗址的重要发现、现场文物保护的方法和理念。

乌鲁别克(Ulugbek)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马健向学生们讲到:“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十分重视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我注意到乌兹别克斯坦各种面值的纸币上都印着重要遗址和文物的图案,它们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起守护、传承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

  铁尔梅兹国立大学教师乌鲁别克(Ulugbek)表示:“在考古发掘现场举办遗址开放日活动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年轻的学生是我们的未来,让他们走进考古现场,亲手触摸文物、触碰历史古迹,不仅可以增进他们对古代历史的认识,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能培养他们对考古的兴趣。”

  考古队员向学生们介绍了考古现场及时开展文物保护重要性,讲述了班迪汉2号遗址一处正在进行现场加固、准备整体套箱提取运往博物馆展示的古代窑址的保护方法和理念。

同学们参观考古发掘区域。西北大学供图

  联合考古队中方负责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将考古现场转化为青少年感知历史的生动课堂,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触摸到家门口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信息,是连接我们与过去、与未来的历史纽带。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零距离’的对话,让年轻一代读懂脚下土地厚重的历史,在他们心中播撒下守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成长为文化遗产的自觉守护者与文明传承的主动践行者。”

  据悉,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费尔干纳国立大学等多所机构通力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苏尔汉河州、费尔干纳州等地持续开展了18年考古工作。两国学者携手先后发掘了撒扎干遗址、苏尔汉河州拉巴特墓地、谢尔哈拉卡特墓地、契纳尔遗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中亚考古的诸多空白。在普及文明知识的同时,中乌联合考古队也积极向公众传播着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北京牛街美食文化节举办

世界各国的海军在有新的舰艇服役前都要进行海试,也就是通过海上的实际航行测试舰艇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需要。那么,福建舰的首次“海试”将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测试呢?

滚滚延河水 不尽为民情——从延安谱写奋进新篇感知“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

刚到“8号点”时,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尼玛在贴身口袋里始终装着一颗子弹。她常常告诫自己,若遇敌人,绝不能被活捉,要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这便是当时她誓死保卫祖国领土的坚定决心。

云南广南“三月花街节”启动 壮族绣娘展指尖技艺风采

敦煌7月21日电 (记者 刘玥晴)“用沥粉堆金技法,营造壁画上佛光的立体效果,太精妙了。果然,智慧和勤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特质。”赖凤梅21日参观甘肃敦煌莫高窟后说。

445公里,走了四个月:战火下的中缅货运生意

记者在现场看到,简历有哪些不足、找工作过程中怎样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等是同学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为了便于同学们咨询,一些指导老师还把自己的电话写在了展板上,即便是招聘会结束,同学们也可以电话咨询。

烤红薯摘柿子剥毛豆 “洋学生”体验浙江乡村农事乐趣

马丁·雅克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深厚的友谊和相似的历史经历。中国视自身为发展中国家一员,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到近年来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致力于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